首页文章手机辐射是否致癌有了新研究:受辐射的大鼠反而寿命更长?手机射频「手机辐射是否致癌有了新研究:受辐射的大鼠反而寿命更长?」

手机辐射是否致癌有了新研究:受辐射的大鼠反而寿命更长?手机射频「手机辐射是否致癌有了新研究:受辐射的大鼠反而寿命更长?」

时间2025-03-13 11:17:27发布yu分类文章浏览14
导读:手机辐射是否会致癌?...

手机辐射是否会致癌?

尽管针对这一问题,科学家们经过了十余年研究,但仍然不能得出一个明确的肯定答案。

不过,美国方面于2月2日披露的两组长达十年的实验——大鼠组和小鼠组的实验结果显示:如果说手机辐射确实可能致癌,概率也是极低的。

更令人诧异的是,经过手机辐射的大鼠组,反而出现了寿命更长的现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名正在使用手机的女子 图据《》

十年研究超过2500万美元投入

截至目前最全面的评估实验

据《》2月4日报道,随着电子设备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手机使用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也吸引了更多关注。

报道称,这两组针对手机发射的辐射危害研究,时间持续超过10年,资金投入超过2500万美元,是迄今为止关于这一问题最详尽的研究。这两项实验共计使用了超过3000只实验动物,是“截至目前为止,对于动物暴露在辐射中可能造成的健康危害,最全面的评估实验。

这项研究发现,雄性大鼠组出现的心脏肿瘤症状,确实与长时间暴露在手机辐射中有关。但是,这一现象并没有出现在任何雌性大鼠组和小鼠组。

而基于雄性大鼠组出现的心脏肿瘤症状,此前在2016年,《华尔街日报》曾报道,美国国家毒理学项目组(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当时声称使用手机和癌症之间有一定关联。在报告中,他们表示发现了”小概率可性“,两种雄性大鼠的肿瘤与经受手机辐射有关,这两种肿瘤分别为脑部的神经胶质瘤和心脏的神经鞘瘤。当时,对这一报告结果,负责督查此次实验的美国国家卫生部发言人并未发表评论。但是,美国国家卫生部表示:“必须指出,之前针对人体的大范围调查,发现的手机辐射和影响人体健康之间的联系非常有限。”

▲实验室 图据《华尔街日报》

这一次,美国国家毒理学项目组的高级科学家约翰·布赫(John Bucher)在发布会中表示,研究中所使用的对象鼠被暴露在手机辐射中长达2年,每天辐射时间均为9小时——这一剂量远远超过了很多的手机用户。

“由于剂量太大,因此,实验的结果并不能直接解释人类可能受到的危害。”布赫说。他表示,这项实验的结果没有让他改变自己使用手机的习惯,也没有让他督促自己的家人减少使用手机。但是,布赫也指出,雄性大鼠组部分罹患的心脏肿瘤——又被称为恶性神经鞘瘤。在此前的一些研究中,这一症状曾被和手机使用相联系。

布赫表示,目前这一项目已经进行过近20种动物对辐射危害的实验,其中“绝大部分没有显示可能提高癌症发病率”,“其他一些机构正在研究手机使用和人类健康的关系,并试图确定是否和各种癌症的发病相关。”

手机辐射危害人体健康?

FDA:未发现充分证据

据悉,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FDA)自20年前开始,便委派美国国家毒理学项目组研究手机辐射可能对人体产生的危害。这一小组成立于1978年,隶属于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门,负责工作主要是确认各种药剂对人体可能产生的危害。

2005年,毒理学项目组开始进行这项实验。由于其复杂性,实验的前期设计就花费了长达几年的时间。2016年,毒理学计划小组公布了部分实验数据,并表示将于之后再次发布完整的实验数据。

在此前的2016年部分报告发表后,美国政府的官方立场是,这一实验结果并不能证实手机辐射对于健康的威胁。在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手机辐射列为2B级别的“可能致癌物”,但同时,由于将一些腌菜,还有咖啡都列为了“可能致癌物”,因此这一列表具有争议性。

2016年公布的实验报告为部分实验结果 图据美国毒理学项目组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发布声明称,他们非常重视美国国家毒理学项目组发布的这项研究成果。在评估了其他各种关于手机使用安全的研究报告后表示,FDA明确表示:“并未发现充分证据显示,暴露在手机辐射中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FDA电子设备与放射卫生研究中心主任杰弗里(Jeffrey Shuren)也在声明中表示:“即便现在绝大多数成年人都频繁使用手机,但是我们也并未发现任何患脑部肿瘤人数增加的现象。”这一说法的确有严密的数据支撑——2016年5月,澳大利亚对全国脑癌患者的调查发现,自手机30年前开始大范围使用后,脑癌患者的数字并没有上升——这一调查在其他国家也得到了类似的答案。声明中还表示,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将在未来对手机射频辐射量制定极限,但是这个极限值将依赖FDA及其他卫生机构的建议。

而对于那些实在担心潜在风险的人,美卫生部官员也根据一般性常识提出了建议:少用手机、用耳机或者免提模式,避免手机直接贴近头部、避免信号过弱时使用手机。对于“避免信号过弱时使用手机”这一条建议,布赫博士解释称,手机在信号微弱或时断时续时,会散发更强的辐射,以连接信号。

2017年12月,美国加州公共卫生部门也向广大消费者提出降低辐射暴露量的一系列建议——包括多发信息少打电话;用手机直播或下载较大文件时远离身体和头部;把手机放在背包里,不要放在衣服口袋中或者拴在腰带上,睡觉时将手机远离头部等。

新研究在接受射频辐射的小鼠和大鼠的大脑,以及另外的器官中也发现了肿瘤。但是布赫坚持这些发现“非常模糊”,只有心脏肿瘤的证据足够被采信,其他可能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答案仍未明确

专家建议重新评估对手机辐射的限制

另有一些人觉得,即使是模糊的发现也值得关注。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共卫生学院家庭和社区健康中心主任乔尔表示,根据这项研究的总体结果,政府应该重新评估“手机可释放多少以及什么类型辐射”的限制。

科学家们目前尚不能确定,为什么实验中只有雄性大鼠会罹患心脏肿瘤,而其他群组没有。布赫表示,一种可能性是雄性大鼠的体型更大,吸收的辐射更多。

这两项研究还发现,暴露在辐射中的动物体内,其中一些DNA受到损伤。这令科学家们颇有些不解,因为科学家本以为射频辐射对DNA应该是没有损伤的。布赫说:“我们自认为,对于这些结果的了解不够,还不能对结果有高度的自信。”

更令研究人员感到困惑不解的发现是:暴露在手机辐射下的大鼠,实际上比对照组(没有被辐射的大鼠)寿命更长。布赫表示,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辐射对炎症及一种慢性肾脏疾病有缓解的作用——而这两种疾病是老年大鼠中常见的致死原因。

就这一现象,当被问到是否也可以用来延长人类寿命时,布赫表示,如果将实验结果推广到人类,需要进行的研究还有很多,目前还不能回答。

红星新闻记者丨 翟佳琦 编译报道

编辑丨平静

对于此事,你怎么看?

锡林郭勒盟版权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展开全文READ MORE
辐射
【原】手机跳出来广告怎么消除手机老是弹出广告怎么消除「【原】手机跳出来广告怎么消除」 XK lnnovatelr手机版「XK lnnovate」